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公園萬象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台江產業文化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位處於沿海地帶的台江地區,自古以來以漁業、鹽業為主要產業,隨著時間推移,產業轉型,近年來積極發展結合在地產業文化與豐富生態資源的社區觀光,讓民眾藉由體驗活動更認識這片土地。

台江地區各水域常見的定置漁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台江地區各水域常見的定置漁網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豐富資源—漁業發展》

‧魚塭養殖:

魚塭養殖可分為淺坪式養殖與深水式養殖,漁民引入海水或是添加淡水及飼料,使得魚塭內鹽度多變且富含營養鹽及有機物,造就台江養殖的多樣性。

當魚塭陸續收獲完成時,漁民常會洩乾池水、曝曬池底、整理魚塭及讓魚塭休養,此時太小無法撈捕的殘留雜魚等成為鳥類豐富的食物,因此台江地區養殖漁業與鳥類生態之間屬於互助互長關係。

‧定置漁網:

台江地區各水域常見,是一種讓魚群只進不出的被動及陷阱捕魚方式。當地漁民根據水流、地形及魚期等,在合適沿岸水域將魚網固定在排列成V字形的竹竿上,並在較窄的一端設置網袋,等洄游魚群順著漲潮水流、進入網袋而捕獲。

‧吊罾:

早期利用簡易槓桿原理,將方形大網固定於竹架上,靜置水中經過一段時間後,藉由L型支架與轉軸將網具升起,捕獲水中魚蝦的捕魚方式;隨著漁撈方式的演進,目前轉作為遊憩體驗之用,於國家公園區內的七股溪及鹽水溪口可見。

浮棚式蚵架--由於牡蠣長年於水面下,生長速度最快,產量最多(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浮棚式蚵架--由於牡蠣長年於水面下,生長速度最快,產量最多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牡蠣養殖重鎮之一》

台江地區在沿海水域中常可見因應不同水深環境而發展出來的各式蚵棚,包含「浮棚式」、「立(站)棚式」,以及「倒棚式」3種方式,形成極具特色的牡蠣產業景觀。

‧浮棚式蚵架:

以具浮力物品支撐竹蚵棚浮在水面上,並以錨加以固定。蚵架浮於水面,蚵的生長不受水深的影響,常見於七股潟湖南側、曾文溪口、鹽水溪口以及外海等較深水域環境。

‧立棚式蚵架:

在內海或是潮溝,以竹子立於底部作為根基,將蚵串垂直往下垂掛,頂端的牡蠣有時會裸露出水面。適用於乾潮水位在30公分至1公尺多的水域,如七股潟湖北側與大潮溝等地。

‧倒棚式蚵架:

在較淺的水域,蚵串水平掛置於蚵棚,退潮時大半牡蠣裸露於水面,可長期接受陽光曝曬,分布於七股地區的一些淺水水域。

安順鹽場為日治時期所闢建的鹽田,現今遺留過去鹽業相關設施(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安順鹽場
為日治時期所闢建的鹽田,現今遺留過去鹽業相關設施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不斷轉型—鹽業發展》

台江鹽業從鄭氏時期開始,日治時代開始大規模發展,二戰後又經國營、民營的階段直到2002年工業化產鹽結束,正式轉型生化科技業及觀光業。

台江鹽業發展歷經時代改變及科技進步迫使鹽業不斷轉型,從日治時期最早以大量外銷為主的天日鹽及工業用鹽,二戰後成為國營事業「臺灣製鹽總廠」,逐漸以機械化製鹽取代傳統曬鹽方式,轉變為以工業用鹽為主;因成本增加,部分鹽灘於2001年劃設為工業區以及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2002年七股鹽場機械曬鹽終止,全面廢曬,結束了338年的曬鹽史。

近年來則因對產業文化景觀的重視,多數鹽場及鹽田紛紛轉型作休閒觀光景點,重新復育部分鹽田。目前鹽業生態旅遊活動主要景點有七股鹽場、安順鹽場、臺灣鹽博物館及七股鹽山等,成為這幾年新興的遊憩場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在撥、借用安順鹽場閒置的部分建物後,經整修後於111年12月正式啟用安順吉鹽故事館,讓民眾透過館內展示能更加認識安順鹽場的古往今來。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民眾可搭乘觀光管筏,穿梭於紅樹林所構成的「水上森林」,欣賞濕地生態及漁業景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民眾可搭乘觀光管筏,穿梭於紅樹林所構成的
「水上森林」,欣賞濕地生態及漁業景觀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未來發展—社區產業之旅》

台江國家公園為全國唯一「濕地型」國家公園,其中四草與七股潟湖分別為國際級與國家級濕地,區內蘊涵豐富生態資源,亦是漁業重要場域。搭乘娛樂漁筏進行生態旅遊,可體驗漁鹽產業,近距離觀賞紅樹林、潟湖、沙洲、黑面琵鷺……等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為台江國家公園重要之生態旅遊方式之一。

漁鹽產業文化是台江國家公園的資源特色之一,台江國家公園也持續努力與地方合作,從環境教育的特色課程到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讓參與的民眾感受人與環境的夥伴關係,讓土地有喘息空間。同時與地方漁民共同努力營造生態友善棲地,讓候鳥抵臺度冬時,有豐沛的食源及安心的棲息環境,打造更全方位保護的生態友善棲地。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