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公園萬象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追尋鄭成功的腳步,追憶「府城天險」的輝煌時代

景點介紹: 追尋鄭成功的腳步,追憶「府城天險」的輝煌時代

文章來源: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整理報導

照片提供: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府城天險」位於今日的鹿耳門溪口 (註一),在明清時期做為臺灣西南岸重要的港口航道,因兩岸沙角形似鹿耳,航道狹窄如門而將此區稱為「鹿耳門」。鹿耳門港清朝時期為台江內海對外進出主要門戶,因港道地勢險要、暗礁盤結、航道險惡曲繞,以致巨舟不能入,故得「天險」之稱。亦為清代臺灣八景「鹿耳春潮」與「鹿耳連帆」所在地,而此處更是鄭成功登陸臺灣的第一步!

 

西元1661年4月30日,鄭成功率領400餘戰艦抵達臺灣鹿耳門外沙線,因水淺船隻無法行駛,乃設香案焚香祝禱祈求助漲潮水,其後有耳聞鹿耳門天后宮即是當時為感謝媽祖庇佑所建,感謝媽祖顯靈使潮水高漲,鄭成功大軍得以順利從鹿耳門進入台江內海,進而改寫了臺灣被荷蘭殖民的命運。現在沿著堤防走,可以看到一座刻了「府城天險」的大石牌,娓娓道來過去港道的曲折。距今約 10多年前由信徒到大陸挑選石材,當地工匠雕刻一尊2公尺高的鄭成功像,但因土地使用問題,無法立像,故被迫「卸職」隱身草叢堆,於2014年6月再起,立於「府城天險」石牌旁,兩相對映,並舉辦延平郡王護境安民法會,有守望臺灣之意味。

 

鹿耳門溪口有兩個重要的景點,一是「府城天險」,一是鎮門宮。「府城天險」是鄭成功登陸下馬磨刀之處,而旁邊的鎮門宮主祀延平郡王—鄭成功,二樓慈恩堂主祀鄭成功母親。該廟造型採明式風格建造,內有日本平戶鄭成功出生地文物及照片,以及特別的「赤腳門神」,當地的返鄉學子-林中信將宮中的6扇門神中的兩位以洋人的形象繪製,並賜予中文名字「鹿風」及「耳順」,他認為荷蘭人戰敗,應留在鄭成功身邊守護台灣。來到這裡重新認識延平郡王—鄭成功,他的事蹟流經數百年依舊振奮人心。現今的鹿耳門港隨著台江內海泥沙淤積,河道縮減且大多已成陸地,昔日的港口只能藉由鹿耳門溪追憶了。但這裡聞名遐邇的「鹿耳夕照」,現成為眾人欣賞夕陽美景的重要地點,傍晚時分可觀賞到西斜的落日、歸航的漁船、橫臥的竹筏與遍植河道的蚵棚構成的美麗漁村風情,此處沒有建築物的遮蔽,日落過程盡收眼底,下次來到台江國家公園,不妨來拜訪國姓爺,一同追憶歷史上的輝煌時代!

 

註一: 根據鯤島探源紀載,現今鹿耳門溪已非當年原址,原文如下:「鹿耳門這個港口,一直使用到清代道光年間,有一次來了大颱風,淹大水,使鹿耳門的港道變遷了。今天安南區有一條鹿耳溪,那不是真正的鹿耳門,那是為了紀念鹿耳門才叫鹿耳溪的。」

府城天險石牌
府城天險石牌
鄭成功像
鄭成功像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