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整理報導
照片提供: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龍鑾潭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西南端,由於地處恆春縱谷的最低處,聚積雨水及各方流水而成湖,滿水面積可達175公頃,為全臺灣平地地區現有最大的天然湖泊,屬於墾丁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之一。
清領時期,龍鑾潭為恆春地區農漁業生產的重要區域,但每逢夏季豪雨來襲時,附近的田園幾乎成了水鄉澤國,為農民帶來很大災害。因此政府在民國37年將龍鑾潭建為水庫,目前所見的龍鑾潭其實是屬於半人工的水澤濕地。
龍鑾潭除了本身的湖泊和沼澤,也與附近溪流、農田、雜木林、魚塭水塘等形成複雜的環境,組成良好的鳥類棲息環境,並蘊含豐富的水生動物和昆蟲,因此造就了一處南臺灣的野鳥樂園。根據近年的調查資料,龍鑾潭區域的鳥種達240餘種,其中以候鳥居多,佔了78%以上。
近年來國內賞鳥及研究鳥類生態的風氣漸盛,為保護龍鑾潭特有的生態環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自民國77年起,以候鳥棲息地之保育為前提,對自然地的利用提供教育、生態與休憩三種綜合性功能。並於83年1月1日開放啟用龍鑾潭自然中心,展區以圖版、模型及標本展示說明,藉以讓參訪遊客瞭解龍鑾潭的自然生態概況、當地鳥類與環境的關係、東亞地區候鳥遷徙的路徑、鳥類繫放的意義與過程、以及鳥類與人類之互動的關係等,還有望遠鏡觀察、影片欣賞等設備,提供民眾高品質的環境教育空間。
龍鑾潭自然中心以雁鴨生態研究中心為目標,提供來自各地的學生、研究人員與濕地管理者一處經驗交流的平台;結合國家重要濕地政策與國家公園網路系統,與國內外各地的自然中心,共同為濕地的研究、保育與教育工作而努力。另外,今日野生動物所遭遇生存上的威脅,即是人類未來命運的寫照,在我們不斷地追求開發成果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其他野生動物的生存權。鳥類是環境的重要指標,多一份對鳥類的了解與關心,便是人類對自然尊重的表現,這也是龍鑾潭賞鳥區設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