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愛戀公園誌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老聚落 新未來—金門傳統聚落保存

資料提供: 內政部營建署
本文為內政部營建署107年12月出版「為愛出行」書稿節錄P90-105

傳統聚落是金門文化重要的載體(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傳統聚落是金門文化重要的載體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戰火下的聚落奇蹟

金門地區因長期戰備,低度發展,而在空間風貌上有更完整的資源。除了早期來自泉、漳兩州移民所形成的閩南聚落,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30年代,許多金門子弟遠赴南洋、日本打拼,更打開華洋合璧建築的開端,塑造出金門島的新風貌。

兵馬倥傯的歲月,除了打造出銅牆鐵壁般的戰史遺跡,更意外地讓傳統民居聚落與洋樓群被保留下來。於是在金門國家公園成立之初,期待能以戰役史蹟、人文史蹟與自然生態3部分,為金門國家公園定位。

其中,傳統聚落由於是金門文化重要的載體,不但工作上最吃重,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一塊拼圖。

當時的金門,才剛從解除戰地政務的氛圍中舒展開來,對當地居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發展。尤其過去仰賴軍人消費維持的商業模式,如今迷彩軍團漸漸退潮,在地人都在看,看公部門要如何大刀闊斧的改變金門。

民國84年成立的金門國家公園,以保育珍貴史蹟及文化資產為重心(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民國84年成立的金門國家公園,以保育珍貴史蹟及文化資產為重心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糾結的祖厝情節

當時各主管機關單位,對金門傳統聚落的保存,已經跳脫過去以「點」的方式來保留古蹟,期待以「面」的方式,整體活化聚落的價值。然而這樣牽涉的層面更廣、更複雜,尤其金門的宗親關係緊密,談起祖厝,人人有權利,但說到責任,卻各個避而不談。

「金門人面對祖厝,有很微妙的心理情結,祖厝蓋得好是光耀門楣,但是因為產權複雜,加上修復古厝所費不貲,又不知道房子修好後要何去何從,講難聽一點,很多人乾脆希望可以一直下大雨,最好下到房子坍塌,就有藉口可以蓋新房子。」徐韶良說得坦白。

「這麼大的風險,要很勇敢的人來承擔,李養盛是金門在地人,他有高度的使命感和非做不可的勇氣,認為一定要把傳統聚落保留下來。」徐韶良回想起草創期的披荊斬棘,是恰巧卻也正好,當時的工作小組多半選用金門在地人,不但最接地氣,對於傳統聚落保存的溝通與協調,更是週週都開檢討會報,勤跑現場做紀錄,同仁們還因此被金門鄉親調侃:「你們做房仲的喔」、「是不是在當代書」。

民國84年,金門國家公園正式成立,成為臺灣首座以保育珍貴史蹟及文化資產為主體的國家公園。

處長李養盛為了更近一步推動工作進度,試探執行困難度,請企劃課同仁蒐集研析國內外相關案例及法規,促成首創的「金門國家公園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補助辦法」,來提高民眾維修傳統建築的意願。

而獎勵補助實施要點,包含歷史建築、一般建築以及風貌建築3大類,各類最高補助額度分別為250萬、160萬及40萬,其餘不足部分由申請人自行籌措。

金門國家公園修繕「古厝」,使其搖身一變「民宿」(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金門國家公園修繕「古厝」,使其搖身一變「民宿」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來去古厝住一晚

民國90年,交通部觀光局正好推動民宿管理條例,讓金管處新上任的處長許文龍,看見了金門古厝保存的一線曙光。

「金門雖然有很好的觀光資源,可是經常起霧造成機場關閉,遊客行程不易安排,飯店業者投資意願也不高,連帶影響整個觀光產業鏈。」民宿管理辦法的推動,讓許文龍轉念一想,何不讓古厝轉作民宿,不但能填補飯店缺口,更能順勢帶動國家公園的深度旅遊。

面對古厝修復,許文龍有2大堅持。

一是不能破壞,與修復建築師討論時,一定要討論到大家都能接受為止,並要求工程管理會全程記錄,以免將來空口無憑。

其二,「一定要做成套房。」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如果你半夜還要讓他出門上洗手間,那不是很不方便嗎?尤其金門冬天的晚上那麼冷,可是冬天又是賞鳥季,所以一定要把這件事考慮進去。不但能最低限度降低對古厝的改變,也達到衛生便利的要求。

硬體的修建容易要求,但誰能有資格來當古厝民宿的主人呢?

金管會一開始在遴選民宿主人時,若是原屋主或是屋主在地親友,會給予加分,此舉希望能增加工作機會、留住青年人口;而黃文卿處長上任時,則改以價格標案的方式,期待促進民宿經營者在軟體服務上,有更強烈的自我要求意識。

 讓民宿不只是民宿

民國94年,當金管處開放由民眾投標取得民宿經營權時,離開臺灣旅遊業,選擇重新回到故鄉的顏湘芬,成為古厝民宿第一代的經營者。

13年過去,她得標經營的民宿「水調歌頭」,幾乎與金門的古厝民宿劃上等號,不但是學界、業界口中的標竿,她自己更因此打開了人生格局。

「以前覺得周遊列國才能打開眼界,經營民宿之後才發現,留下一棟好房子,世界自然會走進來。」顏湘芬用不設限的待客之道,讓民宿成為人文薈萃的寶地。

作家來了,能留下文采,音樂家來了,能留下旋律,畫家來了,能留下筆墨,一般遊客的意見回饋,更是持續修正,進化民宿內涵的珍貴意見。「把大家的才華留下來,古厝就能真的『活』起來。」

今年夏天,顏湘芬已經邀請了繪本作家林世仁,在古厝裡為孩子們舉辦親子讀書會,也邀請說演故事家陸爸爸,來古厝為社區孩子說故事;緊接著,還邀請了金曲獎得獎團體知己二重唱,在古厝廳前舉辦一場仲夏夜裡的民歌之夜……

「我常常覺得,不要再等了,要好好把握跟這棟老房子的緣分,把民宿帶來的資源分享給大家。」

下一步,她甚至想在聚落裡推動「獨立書店」,讓孩童培養閱讀習慣、分享親子共讀的親密時光,甚至也可以是大眾意見交流的場所。

金門傳統建築活化再利用,目前除了有餐飲、商店與展示空間之外,其民宿經營形式,更成功為金門的觀光發展與聚落注入新生命,不但提供的民宿總房間數超越300間,填補過去飯店房間數不足的窘境,甚至還創下月營收達6,000萬的績效,成果豐碩。

 用社區的力量照顧社區

從事社區發展最早,同時也是金門縣議會的許華玉議員,關懷慈善公益一直是她投身公共事務最大的動力,而外觀古典雄偉,並擁有辦理研習、聚會、社區關懷照顧等多功能的水頭社區活動中心,更是許華玉兌現競選承諾繳出的漂亮成績單。

當金管處推出古厝民宿招標工程時,關心社區發展的愛心媽媽,督促許華玉帶領大家以社區名義向金管處遞出承租計畫書,得標經營的「水頭客棧」民宿,扣除支出的基本開銷與清潔費,民宿所賺到的錢,幾乎都再次回饋到社區身上。

然而,身負地方民代與民宿業者的雙重角色,許華玉的一舉一動不但更容易被放大檢視,還得要經常解決仲裁地方紛爭,尤其隨著計畫實施深化,關於路權糾紛、違章建築、污水截流排放等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聚落空間不足、舊屋無法翻新、投資者炒作土地價格、翻修農舍農民身份取得不易……」是居民反映最多的議題。

前任金管處處長謝偉松,於辦理通盤檢討期間,與各聚落共召開9場說明會,並從分區範圍變更、土地使用管制、修正容積轉移3大重點,回應居民的需求。

「聚落本來就是活的,是要能夠發展的。要符合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活動所需要,才能達到延續民俗活動與情感連結的功能。」謝偉松談到。

金門國家公園致力於保存傳統聚落與活化聚落生態(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金門國家公園致力於保存傳統聚落與活化聚落生態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