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靜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瓦拉米步道具有生態保育、歷史人文等重要價值,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今年內政部營建署將之列為生態旅遊示範步道,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負責規劃行程,並與當地的卓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創造民間與自然資源管理者互動的模式。
瓦拉米 蕨之路 生態保育之路
「瓦拉米」是源自於布農語與日語之讀音相近,有此地蕨類眾多故取此名之說法,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4.5公里,是八通關越嶺古道東段之ㄧ部分,沿途有各種自然景觀,低海拔闊葉林相、南安瀑布、山風瀑布、黃麻谷等,以及各種保育類動物,如台灣黑熊、藍腹鷴、山羌、台灣彌猴等。
沿著拉庫拉庫溪,盤溪谷緩行,沿途腎蕨夾道茂生,如同一條蕨之路。除此之外,瓦拉米步道沿途,拉庫拉庫溪一帶,布農族人世居於此,溪谷河流之間,不時傳來布農族人間溝通,高低分明的合音,先人的足跡,衍生了豐富的人文歷史;日治時代的駐在所遺址、殉職者紀念碑等,構築出豐富的生態、人文史蹟步道。
距離瓦拉米步道最近的部落,當屬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所在的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卓清村舊稱「巴巴夫爾」,意指有許多梧桐樹。提到位於道路旁的天主堂歷史悠久,不但是村人的信仰中心,更是部落歷史文化中心。教堂旁的老樟樹是村民和路人最佳乘涼休息的場所,因符合花蓮縣珍寶老樹標準,已被花蓮縣政府列管為文化資產。村中的耆老是講述部落沿革與歷史的活招牌。
因此,當玉山國家公園推出以瓦拉米步道為主的旅遊行程時,便選擇與卓清村當地的「卓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陸續推出「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等套裝行程,最大的特色就是將玉山國家公園園區附近的部落也涵蓋到行程中。
生態旅遊開步走 人才培養、生態承載細思量
「生態旅遊包括三個要素,遊客、當地居民以及自然資源管理者。」玉山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課吳和融課長說,兩年前,當玉山國家公園積極拓展生態旅遊觀念時,便積極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指卓清)合作,訓練生態解說員。人才的養成是規劃生態旅遊的首要工作,而與當地部落或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由當地居民當嚮導,一方面是環境訓練,讓當地居民得愛惜生態資源,也藉此創造經濟效益。
進入瓦拉米步道需要申請入山許可(國安法規定),以利掌握進入山區之遊客,必要時提供緊急協助。除此,玉山國家公園還必須扮演颱風豪雨過後的維護及修繕的角色,以維護來往人員的安全。
瓦拉米步道沿線有八個日治時代的駐在所,瓦拉米目前有整建山屋,約可以住宿24人,讓想以二天一夜完成步道的山友中途有休憩的房舍,並作為山區緊急避難之用。這樣的安排將延續到八通關越嶺古道的建設原則,每隔約一天的路程,就建置一所山屋,讓打算長途登山者減少背負帳棚的負擔。而住宿人數是依據當地區遊憩承載量所進行的流量管控數。
玉山國家公園也更能專注於資源管理者的身分,達到評估以及平衡當地資源的功能,在政策的擬定、生態路線的評估以及現場執行上發揮最大的功能。
熟人熟地在地人 生態旅遊最佳夥伴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吳海音副教授,認為當地人熟人熟地,對高山資源非常熟悉,也關心自然資源的管理使用。這些人的祖先都是在山上成長的,對他們來說,這裡就是他們的土地,他們的故鄉,有深厚的感情,更愛惜這塊土地。
「和當地的社區居民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國家公園的目標,而促成國家公園與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更能讓參加者深度體驗原住民部落生活。」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解說員景碧秀認為維護當地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是生態旅遊不可或缺的因素。雖然現階段行程仍由玉山國家公園規劃,但長遠來看,仍應輔導當地居民發展當地特色的行程。(待續)
【下集預告】
我們將繼續討論國家公園與當地居民合作進行生態旅遊,讓我們聽聽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