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政峰 圖片/攝影:楊政峰
春天出現在雪霸汶水管理處的四黑目天蠶蛾,若不是有注意到牠出現的時機,還不知道牠一年只有一個世代。一般而言,我們對毛毛蟲與蝴蝶飛蛾之類昆蟲的印象,都是弱不禁風,易受傷害。一年之內對於他們的存活,似乎是相當大的挑戰。
第一次注意到四黑目天蠶蛾,是民國95年春天的時候,大約四月下旬,開始有一種近乎螢光翠綠色的大型毛毛蟲大舉入侵我們辦公室,光滑的身體上長著短刺。牠以停車場的楓香為食,平時我們不會去注意牠,等到牠長到終齡時,體型變的碩大,才引起我們的注意。由於數量很多,幾乎大部分的楓香,葉子都會一掃而空,徒留枝幹。吃完之後就到處攀爬找尋其他楓香,因此才會誤闖建築內部。而往樹下一看,地上則是滿佈圓形黑色的糞便,可見數量之壯觀。
大約半個多月的時間之後,四黑目天蠶蛾就紛紛消失,在樹上結成繭。我對這種在短時間突然出現很多的蛾類幼蟲感到好奇,於是去查他的相關資料,才知道牠一年只有一個世代,看了成蟲的圖片之後,恍然大悟;原來他有一年兩次大發生,一次是幼蟲,一次則是成蟲。成蟲比較早出現,大約二月份,春天的開端,我們管理處走廊牆壁上,就會看到大量的蛾類停棲,前後翅各有一對眼斑,「四黑目」之名便由此而來。
成蟲在初春出現之後開始交配,生命很短,大約兩週的時間,在完成傳宗接代任務之後便死去,一下子又看不到他們的蹤跡。卵孵化後,幼蟲以樟樹及楓香葉片為食,與成蟲大發生相隔約兩個月,四月中旬便可以見到大量幼蟲。
四黑目天蠶蛾最令我驚嘆的是,幼蟲大約二到三週的時間,便開始結繭化蛹,然後就一直維持這個狀態將近一年,於第二年初春再度羽化出現,宣告春天的來到。這麼長的時間,一年只繁殖一次,生命力應該是非常強韌的。
四黑目天蠶蛾不管生活史或外形,雖然都令人囋嘆,不過他卻被歸類為百分之百的害蟲,而且,他不是台灣的生物,是道道地地海南島的產物,由於天蠶蛾吐的絲材質堅韌,牠於日據時代引進台灣,取他的絲製作魚網、釣魚線等物品。後來逸出成為台灣野生種,因嗜食楓香、樟樹,又稱為「楓蠶」。
目前是四月份,停車場的楓香又可以發現牠的成熟幼蟲了,幸好管理處楓香數量不多,牠大發生也僅限四月的幾週,因此並未造成危害,倒是其飼養容易,外型艷麗,附近的國小老師都會在這時候來捕捉牠回去當做自然教材,附近許多鳥類也以幼蟲為食,算是他對環境教育以及生態循環的一點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