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愛戀公園誌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飛羽之美--鷹鵑

撰文:金門國家公園  陳秀竹
圖片/攝影:金門國家公園  陳秀竹

拍攝鷹鵑  記得96年04月18日,早上大同之家許乃生組長來電說有傷鳥,見面他說是因為貓追牠而撞玻璃,飛起又掉落,帶回金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傷站,照護人員洪永洲尚未能確定是那種猛禽?說這隻鳥有些肺的問題,而且體力弱,觀察中。

04月20日,早上到動物救傷站,約來田調經驗豐富的李溫林先生及洪永洲一起來幫忙鑑定04月18日的傷鳥,找來圖鑑比對,都認為應該是四聲杜鵑,後來我在電話找拍鳥功力高超的鳥友林政道先生來看,他一眼就說是四聲杜鵑,並且仔細看牠的各種特徵,說曾在野外看到牠,但他說這種鳥都在很高的樹上,怎會出現在大同之家?替代役林孟頡說,我們去帶回來的前一天,金門下雨,有可能淋濕了飛不高。

我們一起在室外拍照,林政道先生說鳥的瞳膜黃色很漂亮。我們看牠情形不錯,便由溫林輕放草地,牠觀察有一會兒,才輕輕向前飛過桃園路到對面的松林。那時約上午十點多,我回到辦公室,後來林政道先生再來電,說與朋友詳細對著拍的鳥照,覺得應該是鷹鵑,從胸前及背部的羽毛都可看出。

04月23日,我想告訴大同之家那隻鳥是鷹鵑,於是再電話請教,鳥友林政道說明:鷹鵑為夏候鳥,大型體長約40公分,上嘴黑色下嘴黃綠色,腳為黃色,一般在樹的上層,樹冠活動,以捕食昆蟲為主,多半在夜間活動,不易見到,有時僅能聽見鳴叫聲。鷹鵑

再讀中國野鳥圖鑑,知道鷹鵑,體形較大,羽色略似鳳頭鷹。頭、頸均為灰色,上體及兩翼灰褐色,尾羽褐色,具五道暗褐帶斑。下體、喉和胸具縱斑。於隱蔽樹林中鳴叫,白天或夜間都可聽到,鳴聲為重覆4-6次,漸快的響亮3音節哨音-pi-pi-ha,第二音較高,類似英文的 brainfever 。營巢在喜鵲等鳥類巢中。為夏候鳥,但在雲南、海南島為留鳥。

後來,我把鳥的照片寄去請教賞鳥的同學孫先生,他再寄信去請教資深鳥友,回信說這一隻是鷹鵑的亞成鳥,一般幼鳥腹面是縱斑,亞成和成鳥腹面都是橫斑,成鳥灰黑亞成帶褐色,亞成翼面橫紋較成鳥明顯,而這隻鷹鵑亞成鳥的特徵較多。

有了較多的訊息,便寫信給大同之家的小蘭小姐,她很快的回信,說高興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並說會向院童轉達,讓大家一起來關心鳥類的保育。

原來鷹鵑是屬於夏候鳥,而且一般來說,要與牠相遇,並不容易,因為牠都在大樹的冠層活動,生態習性十分的隱密,這次意外在大同之家出現,可能與金門的天氣變化有些關連,因為最近雨水較多,對於具備飛羽的鳥兒來說,是否多少有些影響,我因為野生動物救傷的機會,才能如此近距離的觀察牠,欣賞到牠美麗的羽色,牠的眼睛亮麗出色,讓人一直想要多拍些牠的照片,把最出眾的豐采定格。

如果牠是一隻亞成鳥,那在這個季節,可能是牠初試啼聲,初展飛羽,在浩瀚的天空,學習覓食的本領,和熟習大地的生態,成為大地的孩子,努力生活,有吃有喝,還要學習躲避天敵,才能快樂成長。

鷹鵑  相信隨著季節的更迭,鷹鵑,會在金門這一片土地認真的學習,夏天來了,牠的飛羽會轉換成夏羽,會有不同的羽色風貌,喜歡賞鳥的朋友,可以用心觀察,金門多年來著重綠美化的經營與規劃,因此,擁有不少的森林環境,對鷹鵑來說是一個避暑的好環境,相信可以提供足夠的食物,只是鷹鵑仍須防範天敵,還有注意人為活動是否會干擾?更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鷹鵑,鷹鵑吃的是昆蟲,對於農夫朋友來說,應該是一個好幫手,所以大家如果發現有陷阱或鳥網,請多多留意,不要意外絆住了鳥兒,讓鷹鵑成為我們最好的鄰居,共同分享金門島嶼美好的資源與生態。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