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臺灣國家公園編輯小組
資料來源:98年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報告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夢幻湖為一處由邊坡崩塌形成的濕地,自1971年徐國士先生與張惠珠女士於此濕地發現臺灣特有種植物—「臺灣水韭」(Isoets taiwanensis DeVol)後,夢幻湖濕地也是臺灣水韭的自然棲地,除在1985年依國家公園法劃設為「生態保護區」加以保護外,並在2007年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Wetlands of National Importance)之一,顯見夢幻湖濕地在保育、復育及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夢幻湖濕地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族群數量甚至瀕臨滅絕危機。為了解臺灣水韭於夢幻湖濕地內的群勢變化與棲地管理方法,本計畫以「環境監測」及「數據分析」兩部分,針對夢幻湖濕地進行長期的生態調查及計量分析,進而從監測數據中獲得對臺灣水韭原棲地的管理辦法之參考。
在「環境監測」方面,採用定期、定點的儀器量測及人為估測方式,紀錄如氣象、水文、水質及植群覆蓋率等環境狀況,比較各樣區植群結構的差異及演替情形;在「數據分析」方面,則是先將夢幻湖濕地內的9個樣區依環境屬性分為「邊岸區域」、「湖央區域」、「浚深區域」等三大類型區域,再以計畫期間內所計得的數值作為樣本,進行環境因子對臺灣水韭覆蓋率的相關係數與單變數線性迴歸分析,藉此分析方法了解臺灣水韭覆蓋率狀況與環境因子間的相關性。
調查結果顯示,夢幻湖濕地於調查期間的年均溫約在15℃至16℃之間,最低月均溫為1月分的8.97℃,最高月均溫則為7月分的22.63℃;近三年的每月平均降雨量約在200mm至400mm間,且降雨量易受夏季颱風的影響呈較大幅度變動;因此在近三年的調查期間指出,夢幻湖全年期間約有1到2次會發生全區乾涸的現象(水位不及5cm),並以夏初的5月分至7月分為發生頻度最高的月分,此狀況均靠夏季颱風所帶來的明顯降雨而解除。
依區域樣區所做的臺灣水韭與各植群覆蓋率的相關分析顯示,臺灣水韭的群勢與針藺及稃藎呈負相關,而與泥碳苔的群勢則呈現正相關的關係,表示當針藺及稃藎群勢轉強時,臺灣水韭的群勢較容易受排擠作用而減弱,但泥碳苔群勢對臺灣水韭的影響效應則相反。因此建議後續若有湖區植群的移除需求時,可適度保留泥碳苔植群,而此作法也可在當湖區再度發生乾涸時,藉由泥碳苔植株高度的差異,發揮減少底層臺灣水韭被強烈陽光曝曬的保護作用。
強勢植種的移除工作方面,主要針對南北側的白背芒群落進行適度移除清理,而後因湖區受光面積增加使臺灣水韭、連萼穀精草、燈心草及錢蒲等植群陸續萌發生長,除了維持臺灣水韭的植群數量外,也達到改善夢幻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成效。
由於架設於湖區北邊的氣象站多次因水淹而損壞,造成部分氣象資料必須取自於附近的竹子湖氣象站,對夢幻湖當處氣象及水文資料的即時監測意義造成影響,建議往後若要持續監測夢幻湖當地的氣象及水文變化,應考慮氣象站內部監測儀器的正常使用限制,並考慮氣象站的架設位置。此外,夢幻湖濕地仍有滲漏的問題存在,為增加人工晶化的操作便利及功效,可利用水位變化週期作為施作排程的參考。
搜尋湖區可能滲漏位置的結果方面,過去在西側邊岸發現明顯的滲漏現象,並在影像紀錄後進行人工晶化,而後觀察此處的滲漏狀況應已獲得改善,但近期仍在湖區的北側發現明顯滲漏處,有待後續的持續觀察;本研究建議參考區域內的地形圖與土壤成分狀況,藉此推估環境內水量持續滲漏的位置,並建立有效的水量變化監測紀錄方式,做為評估滲漏改善程度的依據。
本調查計畫除進行夢幻湖濕地的生態調查及如人工晶化、強勢植種管理的工作外,計畫期間並針對包括荒野保護協會濕地培訓課程、新莊社區大學、士林社區大學、以及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課程學員計約近百人次進行推廣教育,對於關心臺灣水韭生態的志工,提供直接的觀摩與實作機會;由於每月的調查期程均安排在週末假日,調查進行間常吸引路過民眾的好奇圍觀,為增加環境教育對象的廣泛程度,調查成員也在觀景台處對民眾進行環境解說與此調查計畫的工作動機,增加了一般民眾對夢幻湖濕地與臺灣水韭現況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