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黃谷川
活動流程概述
2011年9月16日,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墾丁國家公園志工團隊一行20名,在許翠玲和謝桂禎兩位志工褓母帶領下,於清晨5點不到,從臺灣最南端,一路坐車北上,為參加今年9月16~18日,輪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的一年一度國家公園暨都會公園志工聯盟大會活動。
今年參與聯盟活動的單位,包括全國所有的8個國家公園暨2個都會公園,人數多達262位。正式活動在16日下午13:30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揭開序幕,隨後即依據單位別分組進行「認識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及各遊憩據點」之活動。活動從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出發,經歷小油坑、擎天崗、冷水坑、龍鳳谷等地。17日,「陽明山生態探索」,是聯盟的重點活動,各單位參加志工分成A、B、C、D共4組,A組-磺嘴山探索,B組-七星山探索,C組-天溪園、頂山、石梯嶺探索,D組-大屯藍染及二子坪研習,每組再細分成5~6小組,各小組以混編方式編組,以增進各單位志工彼此情誼交流。各組探索研習完成後,於陽明山中山樓會師,然後合拍聯盟活動會師團體照,聆聽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汪靜明理事長「談環境教育法施行與認證」之精闢專題演講。接下來於華燈初上之際,進行「聯盟之夜」餐敘,席間氣氛高昂,大家high到最高點才散席;之後,返回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歇息。18日,上午大夥分乘小巴前往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該館國際會議廳,進行各單位代表之「解說心得」與「歷屆聯盟回顧與成果」分享。最後舉行主辦單位之交接儀式,由陽明山國家公園交予下屆承辦單位-太魯閣國家公園。整個活動就此閉幕,大家互道明年太魯閣相見。
認識陽明山國家公園
風光明媚,聞名海內外的臺北盆地後花園-陽明山,原名草山。草山原泛指七星山、大屯山、紗帽山所圍繞的山谷地帶。民國39年,因地方人士建議,改名為陽明山,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而民國74年成立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其範圍擴大至東起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南迄紗帽山南側,北迨竹子山以北土地公嶺。陽明公園、七星山、大屯山、擎天崗嶺、小油坑、冷水坑、二子坪、石梯嶺…等著名的景點均含蓋在國家公園區內,總面積達11,455公頃,海拔高度自200公尺至1,120公尺的最高點七星山。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蘊藏著多樣化珍貴自然資源,人文歷史豐富、資源景物獨特、動植物景觀多采多姿,深具教育、研究條件,也兼具遊憩觀光的價值。在人文歷史方面,由於大屯山系硫磺礦產甚豐,清朝時期,曾因硫磺礦產的開採展開了陽明山的發展史。在資源景觀方面,大屯山群火山分佈區,外形如鐘型或錐形火山體、火山口、火口湖,以及小油坑、冷水坑、龍鳳谷等地的噴氣孔(地熱)活動、溫泉蒸氣及硫磺礦床所沉積之乳白色混濁沼澤湖水-俗稱「牛奶湖」等,都是本區之特殊地形景觀資源。至於動植物生態景觀更不勝枚舉,臺灣多樣化的生態系中,原本棲生於中海拔的臺灣龍膽、臺灣掌葉槭,在陽明山低海拔地區,亦可發現(此即所謂的「北降現象」)。其他如廣闊的白背芒、包籜矢竹(劍竹)等優勢植物,也到處可見,而多樣化的動物,在活動進行中,雖未碰見大形哺乳類動物,但中小形野生動物、鳥類、蝶類、蜜蜂、爬蟲類、兩棲類等,則不勝枚舉。另外,區域內著名遊憩景點多多,茲擇要概略介紹下列各景點,以饗各位看官。
【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就在臨近陽明山第二停車場的陽金公路邊。遊客中心規劃的解說展示空間,主要區分為門前大廳、生態展示區、人文特展區、360度寬面螢幕視聽中心(觀賞生態介紹影片等)。大廳服務台提供遊客諮詢、導覽解說等服務。遊客可以在這裡得到相關之生態與旅遊資訊。
【小油坑】
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地熱景點,其中以噴氣孔、硫磺 結晶及崩塌地形最引人注目。又小油坑地景附近濃密的箭竹林步道,如穿梭漫步其間,也別有一番風味。
【冷水坑】
在冷水坑遊憩區附近,有一個特殊的湖沼景觀,這就是全國獨一無二俗稱的「牛奶湖」,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冷水坑是臺灣唯一的沉澱硫磺礦床,其沼澤池底會噴出硫磺氣,致使池水混濁形成乳白色狀,堪稱一絕。
【擎天崗】
地勢遼闊,迤邐起伏,綠意盎然,早期是牛群放牧之草原,現在偶爾會看到聊勝於無的幾隻灰黑色皮毛牛隻,在草原上啃草,牠們不是臺灣水牛,而是「神戶牛」。喜好綠野草原的朋友,這裡倒是放開心情,舒活筋骨的好地方。
【金包里大路(又稱魚路古道)】
園區內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史蹟古道,是早期先民開荒拓土所開闢的金山至士林便利挑送魚貨的越嶺捷徑,目前仍保存相當完整,它足以見證此地之人文遺跡。
【龍鳳谷】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南角,接近北投溫泉區,是著名的硫磺谷地熱景觀區,谷內有多處火山硫磺噴氣孔和地熱人工溫泉,此地終年白煙繚繞,熱氣滾滾,一縷縷自谷地升起,彷彿置身夢幻仙境,這裡是北投溫泉的源頭。
【中山樓】
富麗堂皇古色古香的中山樓,早前曾是國大代表開會殿堂,它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南區,當年是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全樓以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來設計,是一座具有歷史紀念價值的建築物。本屆聯盟之夜(餐敘),就在中山樓可容納二千人之大餐廳舉行。
磺嘴山生態探索A組活動心得分享
深具生態保育意義的生態探索教育活動為本活動設計主軸,目的在冀希參與活動的志工,能以嚴肅的態度,面對未來可能更加惡化的環境,一起為臺灣整體環境的生態保育努力。本次探索分四組活動,筆者參與磺嘴山生態探索組訓練。
磺嘴山一帶,昔日臺灣平埔族原住民中北部凱達格蘭族有許多社在附近分佈,現在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大的生態保護區,也是臺灣最典型的火山地貌。磺嘴山位於國家公園的東邊,面積約435公頃。因屬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非經事先向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核准,不得進入。保護區由於施行人數進出的管控,因此區內火山地質地形景觀,以及原始的自然生態資源,受到保護,故還保持相當完整的自然風貌。進入磺嘴山生態保護區,有兩處登山口,即西邊的擎天崗站柵門登山口及東邊的鹿堀坪登山口,兩者以由擎天崗站進出較為方便。這次本組活動,取道鹿堀坪登山口進入,回程則由擎天崗站方向下山,全程約7.4公里,磺嘴山最高點912公尺,高低落差500公尺上下,屬山友級登山步道。
登山探索當天清晨,天氣出乎意外放晴,在帶隊解說員李成華老師暨保育志工黃振和老師等服務人員引導下,大夥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乘車前往登山口,車行約略一個小時,抵達新北市萬里區大坪地區下車,大家整裝並作行前軟體操後,於08:50開始出發。登山步道由鹿堀坪到磺嘴山沿途生態豐富,解說員各個都是陽明山資深生態解說志工,他們一路認真又專業地為團員做生態解說,並強調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本區的植物生態,如紅花盛開的野鴨椿(果熟呈現黑色種子)、中國穿鞋花、俗稱小號奇異果非常可愛的硬齒獼猴桃,還有一些記不下來的植物,在南臺灣都沒見過耶!而動物生態方面,因為磺嘴山繁茂的植被,提供了各種動物絕佳的覓食、活動和棲息場所,因而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群聚。行程中就有碰見過赤腹松鼠、斯文氏蜥蝪、赤尾青竹絲、虎頭蜂、紅紋鳳蝶、斑蝶等(很遺憾其他大型哺乳動物倒沒發現其蹤影,也許是我們的時間、地點不對)。我們一群人在林蔭草叢步道上行行復行行,約略歷經三個多小時,於中午時分,全部登上了磺嘴山三角點,大家站在視野遼闊的高崗上,呼吸一口清新空氣,眺望遠近山水風光,個個心神顯現無比舒暢。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山頂上大家填飽肚子、充分休息、捕捉美景後,開始陸續朝向擎天崗站柵門口方向下山,然後齊集於中山堂餐敘,結束了這一天行程。
結語
2011年國家公園暨都會公園志工聯盟大會活動,主辦單位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多年的生態保育、解說經驗為主題,提出「創新」、「多元」、「拓展」三大理念,期勉志工們,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加以重視並為保育付出,進而啟發國人保育之心,此種「創新」之舉,個人甚表贊賞與認同。
身為國家公園的志工,為維護臺灣環境保育,實責無旁貸,願我志工伙伴與我全國同胞,共同為「重視生態保育、保護綠色地球」的目標而努力。